4月28日,大湾区市民期待已久的K11 ECOAST海滨文化艺术区(简称K11 ECOAST)启航试运营。K11 ECOAST坐落于蛇口太子湾片区,总投资超百亿元、总建筑面积22.85万平方米,项目以“海湾上的艺术方舟”为设计理念,整体有如巨轮在阳光下折射出粼粼波光,与深圳湾的海浪形成视觉共鸣。
▲K11 ECOAST设计理念为“海湾上的艺术方舟”。 深圳晚报记者 宁杰文摄
商业空间叠加“文化磁场”内核
据悉,K11 ECOAST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融合艺术、商业与生态的旗舰级综合体项目,不同于传统购物中心,K11 ECOAST通过艺术展览、文化论坛、沉浸式体验、等多元业态,将商业空间转化为“文化磁场”,通过打造“内容为王”的商业模式,推动大湾区市场消费从单纯的“商品购买”向“精神体验”的升级。
▲试营业当天上午已是人流如织。 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试运营当天,记者现场看到尽管有部分铺面还在装修,但已是人流如鲫。深圳市零售协会常务副会长谢永明表示,K11 ECOAST在商品的销售、艺术的展示、文化活动等方面均为用户带来新的体验,呈现着深圳新一代商业空间的全新魅力。
“文艺”含量高 给足市民惊喜
K11 ECOAST秉持“内容为王”的理念,成功吸引了众多首次进入华南市场的国际品牌旗舰店与创新概念店。记者实地探店,NBA Hoop Park 运动文化空间、数字艺术品牌 d’strict 等均已入驻。在大楼顶层,还有来自欧洲的高头大马驰骋,吸引不少市民观看打卡,深圳市民梁小姐表示,现场体验到与过往逛店截然不同的感受,文艺气息非常浓。
▲楼顶设有跑马场,吸引大湾区市民前来“尝鲜”。 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K11 ECOAST项目包含了K11 HACC展馆,这里定期举办展览并为艺术人士提供孵化创意项目的平台。例如,引入奥地利艺术家欧文·沃姆打造的热狗巴士艺术装置,以及陆扬的《DOKU The Flow》中国首展、露西·斯帕罗的《艺术史狂想曲》华南首展等国际级 IP,配合“文化零售”模式,将商业空间转变为消费群体沉浸式的艺术现场。由此,形成了“国际名品 + 潮玩运动 + 人文艺术 + 饕餮美食 + 亲子乐享”的多元业态矩阵,填补了深圳消费场景的空白,有利于推动深圳商业和消费的高质量发展。
在 K11 ECOAST 顶层的球形艺术装置旁,从香港赶来的消费者潘先生告诉记者,此次前来不仅是为了购物,场内浓厚的文化体验深深吸引了他。“从香港过来很方便,整体氛围与我的喜好高度契合,未来我肯定会再来”,潘先生开心地说。
商户代表 NBA HOOP PARK 篮球公园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K11 ECOAST 项目对于 NBA 而言是一次全新尝试。该项目将公园、篮球、餐饮以及社交等不同场景巧妙融合,让年轻人在这里既能进行篮球知识分享交流,又能买到心仪的品牌产品。
艺术孵化+ 培育湾区产业生态
业内认为,K11 ECOAST 启动运营,为大湾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该项目推动大湾区艺术市场与国际接轨,构建起全方位的文化交流网络,带动包括深圳在内的大湾区文旅产业迈向更精致的发展层面,成为湾区城市发展的全新引擎。
在文旅产业赋能领域,K11 ECOAST 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力。它开创了文旅融合新场景,凭借“艺术 + 商业 + 滨海生态”的三维融合模式,精心打造出“漫步海滨长廊 - 观赏艺术展览 - 体验旗舰消费”的一站式文旅动线,成为深圳“公园式商场”的新注脚。与此同时,它与邻近的“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构建起蛇口片区的“文化消费黄金三角”。
▲项目打开城市灵感,构建“文化消费黄金三角”。 深圳晚报记者 宁杰文摄
据介绍,在激活夜间经济与打造节庆 IP 方面,K11 ECOAST引入 270°海景餐厅、光影艺术装置等特色业态,充分考量广泛客流需求,适当延长夜间营业时间,并精心策划“海滨音乐现场”“海滨电影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举措不仅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别样的夜间体验,也为大湾区文旅发展格局打开了全新场景。
此外,K11 ECOAST 打破了传统商圈的封闭格局,通过打造开放式的海滨长廊、设置宠物友好空间以及开设社区艺术工坊,吸引了不少居民与游客踊跃参与。不仅拓展了市民的社交场域,也将商业空间成功转化为城市文化名片。
在推动城市功能升级上,K11 ECOAST也有亮眼表现。项目内设 K11 ATELIER 办公空间,吸引了众多创新企业入驻,形成了“艺术 + 科技”的产业生态圈。值得一提的是,K11 ECOAST还荣获“亚洲房地产大奖”、“AMP美国建筑大师奖”等国际荣誉,成为深圳城市形象的一张新名片。K11 ECOAST为粤港澳大湾区注入源源不断的国际化、艺术化及融合化的城市灵感,为深圳建设全球消费中心城市注入新的动能。
深圳晚报记者 曹海东 图片 严文婷 宁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