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早抓小抓关键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全力筑牢近视防控防线

发布时间:2025-04-09 10:07:00

“参与干预的学生在6个月内近视率下降了2.13%。”近日,记者从赛罕区教育局了解到,作为全国首批近视防控试点区,赛罕区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中取得新突破。2025年,赛罕区教育局将通过构建“1146”近视防控体系,实现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全流程、网格化精准干预,为近视防控工作提供系统性、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创新课程 让护眼更有趣

“拇指弯曲,放在眼前,从外往里画圈,眼睛跟着手指动……”在赛罕区大学路小学呼伦南路校区,一堂别开生面的护眼课正在进行。与传统眼保健操不同,这套《灵动“睛”彩》无接触眼保健操融合了中医药特色课程与现代医学理论,通过手部动作和眼球运动,达到锻炼眼肌、提高眼肌兴奋度的效果。

“对于低龄儿童来说,传统眼保健操很难准确按压穴位,而且手部卫生难以保证,容易引发眼部感染。”该校教师李华介绍,“无接触眼保健操避免了这些问题,孩子们在做的过程中不仅能锻炼手眼协调能力,还能提高专注力。”

五年级学生小明告诉记者:“我特别喜欢这套新操,每次做完,眼睛都感觉特别舒服,看东西也更清楚了。”目前,这套无接触眼保健操已在全校推广,成为孩子们每天的“护眼必修课”。

阳光运动 为健康添活力

上午10点,阳光洒满锡林南路小学,学生们在操场上尽情奔跑、嬉戏。该校采用“3+1+1”和“4+1”的活动模式,确保学生每天综合锻炼时间不少于2小时。除了常规体育活动,学校还引入了《健身气功・明目功》,帮助学生缓解视疲劳。

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于玲玲是该校指导教师,她表示:“经过科学研究发现,青少年版明目功在减缓学生视力下降、提高眼睛调节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学校体育教师王强说:“自从开展阳光运动以来,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明显提升,不少学生的视力状况也有所改善。”

课间,学生们跳绳、踢毽子、打羽毛球……户外活动替代了教室静坐,为近视防控打下坚实基础。

完善环境 打造护眼空间

走进北大金秋·呼和浩特赛罕区实验学校,教室里光线充足,照明卫生达标,墙上张贴着眼保健操示意图和视力检测表。“我们一直致力于改善校园视觉环境。”该校陈副校长说。

记者了解到,赛罕区在近视基础防控体系建设上不断创新。各学校着力完善视觉环境,确保教室光线充足,照明卫生达标。下一步,赛罕区将大力推动近视防控关口前移工作,计划为104所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建立视力筛查电子档案,并通过游戏化、饮食干预等方式培养幼儿健康用眼习惯,用心呵护孩子的视力。此外,还将持续推进《多措并举、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三年行动方案》,构建从教室到家庭、从校园到社区的视力健康生态圈。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安娜)

丨编辑:于惠敏

丨校读:魏颖

丨审核:舒雨

你感兴趣的

洛西镇: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守护师生平安成长

2025-04-160阅读

养马岛中学开展脊柱侧弯筛查工作

2025-04-160阅读

“湾区共读 同阅未来”深圳帐篷阅读马拉松开启

2025-04-150阅读

鄂尔多斯市各学校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

2025-04-150阅读

小食堂大治理 梧桐社区食堂的“破圈”之路

2025-04-14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