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出高徒”,但究竟是老师培养了学生,还是学生成就了老师?

发布时间:2025-01-13 09:00:56   编辑:诚言呈语 

这些年,教育资源迅速扩充,老牌学校逐年扩招,新设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建成。

学校的数量是有了,但是,解决了“吃不饱”的问题后,怎么才能“吃得好”的问题又成了新的争论焦点。

客观地说,每个地区的不同学校,教学质量都天差地别。

小城市里,情况一般是这样的:一所“不可能被超越”的“XX一中”,加上少数重点学校,最后再配上若干个“打酱油”的学校。

大城市里,从城区分区来看,也大致如此。

重点学校的升学率奇高,那里的学生目标不在于考上大学,而是在于考取重点大学。

究其原因,我们通常会说重点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在名师的教导下,学生学习好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因为反观普通学校的学生,环境差底子薄,大部分学生的高考基本属于重在参与。

但是,如果说这些普通学校的师资水平差的话,他们几乎每年也都有一些学生破茧成蝶。

这时候,就又有人说,“学习需要靠自己,好学生都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两种说法看起来都有道理,但就像是“子曾经曰过”和“子曾经还曰过”一样,不放在特殊的语境中的话,谁也说不清道不明。

那么究竟是老师和学校培养了学生,还是学生成就了老师和学校?

“鸡头”依然是“头”,“凤尾”终归是“尾”

中考过后,我这个在班里排名中等的“准学渣”,有幸考入了市里最好的学校,一中。

虽然初中时我也就读于一中,但是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的生源主要还是来自于市区,大伙都差不太多。

到了高中就不一样了,这所已经就读了三年的学校,让我感到十分的陌生。

因为这时的同学,都是按市县统考的分数线从高到低录取的。

他们只有少部分来自于市区,大部分都是来自于郊县教育水平相对较差的学校。

当然,这些来自于郊县的同学,都分别是各个不起眼的学校里的“学神”,被我们市区的同学戏称为“郊县天王”。

如果拿我和他们作比较的话,可能是一种相当贴切的“鸡头与凤尾”的差别。

高一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我保持了对“郊县天王”们的基础优势,在班里排名大概是十几名。

一度让我产生了“凤尾”终归是要强于“鸡头”的错觉。

但是到了期末,我就落到了30名左右。

而到了高二,那些“郊县天王”们已经远远把我这个曾经的“凤尾”甩在了身后。

虽说我一直都不服气,但是到了高考的时候,我终于不得不承认:当享受同等条件的时候,原来的“鸡头”很可能会变成“凤头”,而原本的“凤尾”也大概率成了“鸡尾”。

当时我的父母也对我训斥到:都是一个老师教的,别人行,你怎么就不行。

这问题我肯定是没法回答的,毕竟我要是能回答的上来的话,那不早就成学霸了吗。

坦白地说,我对父母这句类似于发泄情绪的训斥十分排斥。

但是它也成了我多年以来,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内因和外因

从学习成绩好坏的结果来倒推的话,我们通常会把主要因素分为:智力、态度、方法、技巧、环境和师资。

归纳起来的话,这实际是两大部分:内因和外因。

智力、态度、方法和技巧是自身学习能力的问题,同属于内因。

而学习环境和师资水平,则是引导和解惑带来的外因。

内因不易形成,也不易改变。而外因,则可能随着每一次的转校和阶段转换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把问题分成这两部分来看的话,似乎就可以找到“郊县天王”逆袭,“城市娇子”没落现象的原因了。

学霸们初中时学习的外部环境、氛围以及师资力量较差,客观条件所限之下,空有学习能力,无法得以施展。

所以在高中刚入学时,相对较差的基础,让他们暂时还追不上我们这些“凤尾”。

但是当外部环境趋于一致,并将时间轴拉长之后,内因就成了决定高度的主要作用。

优秀的学习能力,在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下,能够得到充分的施展。

虽然效果并非立竿见影,但是充足的内因,决定了他们在不远的将来会迅速弥补曾经的短板,回到他们应有的位置。

坦白地说,高一刚开学时不把“郊县天王”们放在眼里我,虽然入校分数比他们要高,但是如果初中的时候我也在他们的学校就读的话,我的成绩可能依然只是他们学校里的中等而已。

学生和老师的相互成就

“郊县天王”的逆袭,虽然只是我的个人经历。但是回想每一个学习阶段的转换,似乎都有足够多的例子可以佐证这个观点。

也就是说,不能简单地说是老师铸就了学生的未来,也不能认为是学生成就了老师的光环。

学生学得好,离不开优秀教师的教导和引导;而优秀教师的光环,也离不开内因动力强大的学生的支撑。

事实上,当学生和家长感叹千里马难遇伯乐的时候,老师也在感慨好学生可遇不可求。

老师和学生之间,也许更多的是相互成就。

当老师炫耀自己的学生奥数得奖时,不应该忘了班里数学考38分的也是你教出来的学生。

而当孩子考入名校,家长们想要向外界大肆吹嘘自己的教育经时,也别忘了好老师的引导,和你家孩子今天的成功密不可分。

在如今摇号入学的背景下,教育资源的获取变得随机性更强,可选择性更差。

当我们艰难地去适应这种改变时,也该注意到这是对家长家庭教育的一种考验。

因为内因的形成,主要是家庭教育在起主导作用。

无论是理想教育、意志教育和有效的陪伴,都会对他们主动学习、端正态度的内因起到不可替代的激发作用。

写在最后

任何一个“好学生”的成功,都倾注了“很多人”的努力。

这其中,当然包括家长自己。

当家长们纠结于孩子的个人问题和老师、学校的客观条件时,也许我们有时真的该回头想一想自己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无论自己的学识水平如何,都不是让家庭教育在学习中缺失的理由。

而一味地把锅甩给老师、甩给学校的话,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这个“锅”,我们真的甩不起。



你感兴趣的

腌菜制作方法分享,开胃下饭,新手看完也会做

2025-01-23100阅读

新疆干煸炒面怎么炒 ,不会做的进来学吧

2025-01-23100阅读

红烧排骨怎样做,肉烂脱骨还入味,很多人不知道,正确做法是这样

2025-01-23100阅读

老北京打卤面的做法 ,好吃

2025-01-23100阅读

秋天家常煲汤的做法大全,去火润燥又滋补!这100道养生汤,简单易做又营养

2025-01-2310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