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之际,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怀集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职能,联合汶朗镇纪委成立专项督查组,聚焦春耕水利设施修缮,通过 “跟进式监督 + 下沉式服务”,助力华新村彭洞玉叶坑水利渠清淤修缮工程顺利完工,为 250 余亩农田灌溉提供坚实保障。
一线监督压实责任,问题清单转化为行动清单
“这条渠堵了快半个月,再修不通,秧苗就要误了农时!”2 月初,汶朗镇纪委在华新村走访时,村民反映彭洞玉叶坑水利渠堵塞近半个月,严重影响春耕用水。经核查,该渠道因山体塌方,50米渠道损毁、200米淤塞,影响彭洞片5个村民小组。
怀集县纪委监委迅速行动,启动 “室组地” 联动机制,第四纪检监察室与镇纪委成立专项监督专班,采用 “四不两直” 方式深入现场,梳理出渠道堵塞、资金落实滞后等6项问题,列入 “监督清单”,并向镇农业办、村 “两委” 发出整改提示函,明确“限期7日内制定施工方案、3月底前全面完工”的硬要求。
“我们建立‘日调度+周通报’机制,把水利工程监督纳入镇村两级‘一把手’履职考核。”县纪委监委党风室负责人马联年介绍。督查组通过列席村支部会议、约谈施工方负责人、走访村民代表,推动形成“业务部门抓进度、村级组织抓协调、纪检机构抓督导”的责任闭环,确保压力传导到“最后一米”。
靶向发力破除梗阻,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
“这段护坡加固为什么没用设计要求的混凝土标号?”3月12日,督查组在施工现场发现施工方存在偷工减料问题,护坡加固未按设计要求使用混凝土标号,当即叫停作业。镇纪委连夜约谈项目负责人,责令返工整改,并对村委分管干部进行谈话提醒。
聚焦群众关切的“资金怎么用、质量怎么管”问题,督查组打出监督“组合拳”:在资金监管方面,联合财政所、农经站核查 3.8 万元专项资金流向,督促村务监督委员会每 3 日公示支出明细;质量把控上,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抽检建材质量,组织老党员、村民代表成立 “质量观察团”;进度管理上,运用无人机航拍、微信工作群实时上传施工画面,对照工期表逐项销号。在严格监督下,工程提前 5 天完成,新修渠道过水能力提升 40%,加固后的护坡更防洪耐用。
“现在水流得又快又稳,再也不用半夜抢水了!”村民谢大妈看着汩汩清流涌入田间,脸上绽开笑容。
长效管护推动振兴,激活基层治理 “廉动力”
工程完工不是终点,要让民生项目持续惠民。
4 月 1 日,督查组在监督 “回头看” 时发现部分渠道存在垃圾回漂现象,随即推动建立长效管护机制。通过划分 8 个党员责任区,设立 “渠长制” 公示牌,实现责任到人网格化;制定《水利设施管护村规民约》,组建 “老党员巡渠队”“巾帼护水队”,促进群众参与常态化;安装 5 处红外监控设备,接入镇综合治理平台实时预警,达成智慧监管立体化。
同时,镇纪委开展 “清淤护渠扬清风” 专项行动,严肃查处水利工程背后的作风问题。针对群众反映的 “个别干部验收走过场” 问题,给予 2 人批评教育处理,以严格纪律促进干部作风转变。
怀集县纪委监委在春耕监督工作中,始终坚持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精准监督解决群众 “急难愁盼” 问题。随着春耕的推进,纪检干部持续深入田间地头,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 “廉动力” 支持。
撰文:刘亮 唐锦洪 怀纪宣
【作者】 刘亮;唐锦洪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