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检察院反映非法倒卖境外礼品卡赚取汇率差此类经营类犯罪应引起重视

发布时间:2025-05-16 09:20:00

时代报告讯(崔宏涛 通讯员张胜利 王瑞 魏慧芳)随着数字经济和跨境消费的快速发展,国际礼品卡凭借其跨境性、流通性和匿名性,在国内具有一定市场,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这块“蛋糕”。近日,河南省新密市检察院办理了一起涉案20人、金额高达6330余万元的非法经营案,犯罪团伙通过倒卖礼品卡套取汇率差价700余万元,形成了一条跨境隐蔽的黑色产业链。经查,2021年10月被告人卢某、郑某、李某等人发现国际通用礼品卡可变现、易出手、具有全球流通性的特点,很快便把握了“商机”。随后,几人利用成立的新郑市菘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织业务员,通过境外网络通讯工具,以成本价格向境外卖家低价收购网络礼品卡,再向下游卡商以人民币形式出售网络礼品卡,从中赚取人民币与境外货币的汇率差价,实际是在国家规定的交易场所以外非法买卖外汇从中获利。2021年12月,被告人周某加入公司成为股东。2022年4月公司搬迁至郑州市管城区紫荆山南路金城国贸大厦,并更名为河南菘之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境外礼品卡买卖业务直至案发。另有芦某在该公司学习礼品卡买卖业务后,于2022年5月6日成立郑州市船未商贸有限公司同样开展买卖境外礼品卡业务。案发后,经审计,2022年4月至2024年3月,菘之莫公司非法买卖外汇的净营收入达5372万余元;2022年6月至2024年3月,船未商贸公司非法买卖外汇的净营收入达958万余元,两家公司从中赚取汇率差700余万元。经新密市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判处该犯罪团伙20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至拘役五个月不等,各并处罚金。一审宣判后,上述被告人均提出上诉。2025年2月,郑州市中级法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该案的判决明确了此类行为的法律边界,对规范金融市场秩序具有警示意义。但检察机关在办理该案时发现案件呈现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跨境特征显著,资金流转复杂。国际礼品卡之所以成为犯罪温床,根源在于其“跨境性”与“匿名性”被恶意利用。本案中,犯罪分子利用VPN技术连接境外网络,使用WhatsApp等境外通讯工具联系境外人员,以低于正常汇率的价格从其手中收购礼品卡,结算时通过他人收进境外他国货币并支付给境外售卡人员,然后将收购的礼品卡通过微信群出售给国内的下游卡商,从而实现资金的跨境转移,形成国内外资金融通,赚取汇率差,从中非法获利。这种交易模式混用多种支付工具,仅使用虚拟身份完成资金流转,形成复杂的资金流转网络,避开了传统金融监管体系,与直接从事外汇兑换存在明显差异。这种“非接触式犯罪”模式,本质上是对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蛀蚀”——它绕开了传统外汇监管的实体关卡,却在虚拟空间完成资金非法跨境流转。

二是犯罪手段隐蔽,案件定性困难。犯罪团伙刻意混淆交易性质,其通过成立公司开设国内电商部售卖日化用品等手段,掩盖倒卖礼品卡主营业务的事实,又以“人民币结算”为幌子掩盖外汇买卖实质,资金流水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快进快出,形成“碎片化”痕迹,这些手段直指当前监管的软肋。尽管我国已建立外汇“宏观审慎+微观监管”双支柱框架,但面对礼品卡这类“披着商品外衣的金融工具”,仍存在定性难、取证难、溯源难等问题。一方面,礼品卡本身并非《外汇管理条例》第三条明确定义的外汇标的物,其交易本质是虚拟权益凭证的跨境流转,难以直接适用“非法买卖外汇”的刑事评价标准。另一方面,礼品卡交易链条中表面符合正常商品交易特征,其“变相买卖外汇”的性质需穿透解析多层交易关系才能定性,导致“非法经营行为”的认定存在争议。

三是犯罪产业成熟,危害金融安全。该案犯罪团伙分工明确,涉及多个环节和专业人员,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比如,在该案中,郑某负责拉业务,卢某负责卡商部A组和公司财务,周某负责卡商部B组,李某负责后勤及人员管理,相互配合,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管理模式和犯罪网络。而这一黑色产业链往往会演变为串联电信诈骗、跨境洗钱、盗刷信用卡、倒卖赃物等犯罪的“超级枢纽”,不仅破坏金融秩序,更成为全球金融犯罪网络的关键节点。本案中,犯罪分子以非洲为典型输出地,其背后交织着经济失衡、技术漏洞与监管缺失的多重危机,而衍生犯罪的外溢效应不仅扰乱汇率市场,成为贪污、诈骗等犯罪的“帮凶”,不仅严重破坏金融秩序,更对中国经济安全构成严峻挑战。

在虚拟交易日益普及的背景下,要根治此类犯罪,需打出组合拳。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加快构建“数字围栏”,从数字技术、国际协作和强化监督封堵监管盲区。

一是强化政治责任,加强技术监控。在技术层面防范“翻墙”行为,运用大数据建立风险预警模型,针对“虚拟身份+多币种混用”特征识别交易线索,对境外非法交易平台访问行为实施实时阻断。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加强与重要贸易国家跨国结算体系建设,为合法合规换汇“开正门、堵偏门”。积极主动融入服务大局,严格依法办案,强化法律监督,为法治化营商环境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二是强化法治责任,加强国际协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深刻领会“三个善于”要求,进一步加强分析研判,强化与公安、市场监管部门的分工协作,建立定期会商机制、线索移送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等,以检察建议等形式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将电商平台将礼品卡纳入“特定虚拟商品”名录,与礼品卡发行企业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实行交易双方实名认证与额度限制,从源头阻断非法卡源流通。

三是强化检察责任,加强法律监管。国际礼品卡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必要性,检察机关一方面要不断强化对此类案件的分析研判,加强对利用国际礼品卡从事非法汇兑等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相关问题线索的移送机制,积极推动国际礼品卡在国内交易的规范化、阳光化,营造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只有筑牢“数字围栏”,才能让技术创新真正服务于经济发展,而非沦为犯罪的“隐身衣”。

你感兴趣的

新密市检察院反映非法倒卖境外礼品卡赚取汇率差此类经营类犯罪应引起重视

2025-05-160阅读

退学费?会返钱?别信!长沙警方处置两起“新型诈骗”追回损失

2025-05-090阅读

微山县西平镇加强“三资”监督 守好村集体“家底”

2025-05-040阅读

中国全面推广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

2025-05-030阅读

江西抚州市国资委原副主任马岖被通报,拉拢六名公职人员组建“七兄弟吃喝圈”,长期接受“保姆式”服务

2025-04-30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