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城区北大街街道开展“我们的节日·文明寄哀思”清明节主题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03 10:33:00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文明新风尚,在清明节来临之际,阳泉市城区北大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及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精心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文明寄哀思”清明节主题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包含文明祭祀宣讲、政策解读、手工纸鸢风铃制作、植花栽树寄哀思等,引导辖区群众以绿色、安全、和谐的方式缅怀先人,共建文明家园。

春风执笔绘纸鸢,遥寄哀思传深情

在后底沟社区金苑小区的凉亭里,社区居民、志愿者们正聚在一起制作非遗纸鸢。大家精心挑选凤凰、燕子、飞鸟等纸鸢图案,一手拿着风筝纸,一手拿着竹签,将纸鸢固定成形,系上风筝线,各式各样的风筝便跃然纸上,让非遗纸鸢焕发新活力。随后,大家在已制作完成的纸鸢背面写上对离世亲人的寄语,或思念、或祝福、或祈祷,将纸鸢放飞空中,空中飞扬的纸鸢就好像“信鸽”,靠近天空更近地传递对亲人的哀思。社区李阿姨是给妈妈放飞的纸鸢,她写着“愿你在天堂无病无灾”,朴实无华的语言寄托了李阿姨对妈妈深深的思念,也向社区居民传递出文明祭祀、移风易俗的新风尚。

在青年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首先向参与居民讲解清明节的来历及习俗,并观看《清明节安全文明祭祀宣传片》,向广大居民群众宣传移风易俗、文明祭扫的理念,随后大家聚在一起制作清明纸鸢。工作人员通过实物展示与步骤讲解,引导居民将纸鸢主体与风铃部件创意组合。经过居民精心制作,数十件纸鸢风铃作品陆续完成,纸鸢轻盈,象征对故人的追忆;铃铛清响,寄托对春天的期盼。

春菊摇香寄哀思,素手轻扬诉远情

滨河东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春‘扭’菊绽,清明寄怀”手工花制作活动,在春日里用亲手制作的手工花,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与追思。参与者们热情高涨,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认真制作,一边交流分享技巧与心得,现场气氛温馨融洽,经过耐心制作,一朵朵栩栩如生的菊花在大家手中绽放,每一朵都凝聚着对先人的思念和敬意。青年志愿者吴秋菊说道,“用手工花祭奠先人更能表达对逝者的敬意,让思念有了具体的寄托形式,安全又文明”。滨河东社区党委书记杨美君表示,此次活动不仅让参与者掌握了手工花制作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创新形式传承清明节传统文化,增强了辖区居民文明祭祀意识。

培花润心倡新风,巧手育苗树文明

“这盛世如你所愿!”“老伴,清明时节,你还好吗?”“亲爱的母亲,我想您!”在东沟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参与活动的居民纷纷将想说的话写在寄语卡上,随后,在志愿者的组织下,大家来到室外,通过“植花寄哀思”活动表达对先烈、亲人的思念与祝福。活动现场,居民们有的整理花株、有的挖土平地、有的培土浇水、有的放苗填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60余株花苗随微风摇曳,一片盎然充满生机。社区工作人员晋丽霞表示,“种一株花增一片绿,寄一份思念献一份情,社区大力倡导植绿寄哀思,希望发扬新时代文明新风,进一步提高大家的文明祭祀意识。在怀念亲人的同时又能共建绿色美丽家园。”参与活动的张大妈同样说道,“传统祭祀有很多弊端,今后一定会选择文明的方式来纪念亲人。”

此外,北大街街道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文明祭祀宣传活动。线上,通过组织各社区在居民微信群、朋友圈等平台发布文明祭祀倡议书,详细介绍鲜花祭祀、错峰祭扫等新理念,普及传统祭祀方式可能引发的火灾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积极倡导居民们摒弃陋习、树立新风,让清明祭祀更加文明、绿色。线下,组织志愿者在辖区人员密集地、小区出入口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设置宣传点,发放宣传资料、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引导辖区居民在清明祭祀中自觉做环保祭扫的带头人,用实际行动树立文明新风,保护美丽家园。

此次主题活动共计开展活动10余场,出动志愿者150余人,参与居民480余人次,线上线下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有效增强了辖区居民的文明意识和环保观念,让居民在缅怀先烈、追思亲人的过程中,深入理解传统文化内涵,营造了文明祭祀的良好氛围。下一步,北大街街道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居民的精神文明素养,助力桃北精神文明建设迈向新台阶。

(编辑:张瑶)

通讯员:苗臻

青科新闻:青春聚力量,创新探前路,以青少视角观天下。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351—4049868

你感兴趣的

江西省多措并举确保清明祭扫平安有序文明祥和

2025-04-040阅读

年轻人为古人扫墓:“历史奔现”背后的“精神寻根”

2025-04-040阅读

江汉红领巾来报道 “行走的思政课堂”让红色基因代代传

2025-04-030阅读

视频海报|文明祭扫 绿色清明

2025-04-030阅读

跨学科诊疗与下沉社区:中国投入更多力量加入安宁疗护

2025-04-03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