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着“中国第一MALL”之称的天河城在近日正式宣布启动为期三年的改造升级计划。
记者获悉,改造以“无感”施工不停业的方式进行,2026年8月完成改造后,天河城将引入宠物公园概念,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商圈构建人宠共融的社交互动空间。
这是天河城29年来的重大改造升级。而这样的改变,不止于天河城。近年来,K11、天环ParcCentral等综合体均持续焕新,打破传统商业空间边界,引入国际化品牌,以商业空间的焕新,建设更多公园式商场。
在广州,一批批的商业载体持续焕新,城市商业布局不断优化,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不断涌现。被誉为华南第一商圈的天河路商圈如何站稳“顶流”?商圈之变又将带来怎样的消费之变?
天河城升级改造效果图
焕新载体
“无感”施工不停业,将于2026年8月完成改造
1996年8月18日,广州天河城购物中心(TEEMMALL)正式开业,成为中国内地最早运营的大型购物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天河城开启了中国购物中心元年。此后,内地的购物中心在走过探索与稳步发展的阶段后,从2012年开始驶入快车道。
经营至今已第29年,这个“中国第一Mall”正在进行一次重大变革。记者获悉,广州天河城已紧锣密鼓启动为期三年(2024—2026年)的改造升级计划,覆盖购物中心内装、外立面及写字楼公共区域三大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改造范围之广、动作之大,属开业以来第一次,且将探索在成熟商业项目“无感”施工的创新模式,真正做到不停业、不影响商户正常经营和顾客体验。
对任何商业项目而言,外立面和户外空间直观反映了品牌形象和吸引力。在正式实施外立面焕新之前,广州天河城率先于去年9月完成了户外园林绿化改造工程。东门、南门、西门绿化由原来相对封闭的传统花坛式景观,升级为开放、连贯且兼具便民功能性的现代花园式广场,商业氛围显著提升,更贴近当下年轻消费群体的“第三空间”需求。
更简洁的步行动线、更开放的户外空间,有效拉近的不仅是消费者的步行动线,更是天河城与广州的城市烟火气。
在此基础上,新外立面设计汲取了钻石璀璨光辉的灵感,融入天城星河概念;同时构建从“低区地面景观游逛体系”到“中段流动浪型幕墙”,再到“高处层叠绿色露台”的三级空间结构,以高低错落的视觉效果打破原有的盒子式封闭感,为城市中轴带来更多生态活力与律动。
天河城升级改造效果图
经营长达近29年,针对大众刻板印象中的空间感不足、硬件老化等痛点,广州天河城一方面通过室内机电改造释放层高,同时优化停车场动线和硬件设施,以及将结合户外天台改造拓展户外休闲空间。
具体来看,项目将重点规划车行、人行分区,加入主题概念增强导视性元素,在确保安全的同时提升便捷度;此外在B1层人流热点区位新增垂直动线,大幅提升商场与停车场之间的人流通行效率,并带动周边商铺人气。
全新释放的天台空间,将打造成空中花园,增加休闲娱乐设施,这也是广州天河城顺应户外体验和市场趋势的针对性举措,不仅将为都市人群创造一个亲近自然的专属“绿洲”,而且将引入宠物公园概念,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商圈构建人宠共融的社交互动空间。
按照规划,广州天河城将于2026年8月完成改造,变身为一座更具活力和吸引力的消费中心。
持续升级
“公园式”商场扎堆“最繁忙十字路口”
记者获悉,除却天河城,天河路商圈内,天环等多家载体也在酝酿升级。
随处可见的绿植、伴随季节和消费主题不停更新的艺术展览……今年,“公园式”商场流行,天河路商圈内的各大载体,也打破传统商业空间边界,将自然生态与消费场景深度融合。
在正佳广场商业空间内,垂直分布了海洋、雨林、雪地、恐龙世界、天文宇宙等多种生态场景,形成了独特的“立体自然矩阵”,突破了传统商业空间的局限,让顾客在不同楼层就能体验到不同的自然生态。天环广场则通过大面积绿植景观、开放式外摆区等设计,将购物空间转化为舒适惬意的“城市绿洲”。
其实,近年来,从智慧化升级、载体焕新到畅顺交通,天河路商圈从未停下“升级”脚步,持续解锁新业态、新玩法。
图为天河城
在广州,天河路与体育东路交叉的十字路口,被称为广州“最繁忙的十字路口”,承载着万菱汇、正佳广场、天环广场、天河城、太古汇等广州知名商场与地铁体育中心站、体育西路站、石牌桥站之间的客流交互。
据@广州地铁,目前,天河路—体育东路人行地道工程建设正在进行中,施工单位计划于2024年11月6日23时起至2025年6月30日止,对天河路体育东路十字路口东南侧(万菱汇西北门)进行围蔽施工。
根据此前的工程规划,天河路—体育东路人行地道总长为151米,建设面积2770平方米。其中,南侧地道斜穿体育东路,连接万菱汇西门和广晟大厦东侧人行道,长57.7米,结构净宽7.4米;东侧地道下穿天河路,从万菱汇西北门连接广东外经贸大厦,长93米,结构净宽6米,连接BRT石牌桥站,可以满足天河路两侧的行人过街通行。人行地道共设置8个出入口,分别位于万菱汇西侧及北侧和负一层、天河路中BRT站台、广东外经贸大厦西侧、南侧及广晟大厦东侧。
人行地道建成后,将承担周边地块与地铁体育中心站、地铁石牌桥站、BRT石牌桥站,以及周边商业体之间的过街客流,地面行车、地下行人的方式可有效实现人车分流,提高行车效率减轻交通拥堵的同时,保障行人过街安全。
“公园式”商场扎堆“最繁忙十字路口”,商圈载体持续焕新升级,将为天河路商圈孕育更多消费活力和发展动能。
更强扩张
世界级综合消费轴心加速形成
自获批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来,广州商圈全面升级。传统商圈提质增效,核心商圈加速数字化转型,示范效应明显。北京路商圈、天河路商圈表现突出,拿下商务部全国示范步行街(商圈)、全国示范智慧商圈、智慧商店等7个荣誉称号,数量全国第一。
今年1月,2024年全国商圈商业力TOP100名单公布,天河路—珠江新城商圈位列第三。其中在高级次商业载体入驻数量这一核心指标上,天河路—珠江新城商圈排名全国第一。截至2024年底,该商圈已有太古汇、K11等8个高级次商业载体先后入驻。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8月,天河路—珠江新城商圈共吸纳306家首店品牌,位居全市首店引进数量榜首,占全区首店总数的84.06%。天河路商圈2024年客流量超6亿人次,稳坐“流量王座”,商圈凭借其强大的商业吸引力,已成为广州首发经济的核心区域。
此前,《广州市重点商业功能区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到,将进一步壮大天河路至珠江新城的商圈规模,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综合消费轴心。同时,加快珠江新城与金融城周边商业消费区的建设步伐,充分利用商业地标、体育赛事以及滨江观光等多元要素,创新商文体旅展融合的消费模式,从而构建出全球城市核心高端消费功能的集聚区,其特点在于更高能级、更高浓度以及更高混合度的消费环境。
从发展来看,珠江新城K11升级调改,打造重奢品牌聚集地;天河城29年来首次“大变身”,载体的持续升级,将助力重塑商圈格局,引入更多国际一线品牌、米其林餐饮,持续完善高端消费生态,更为广州发展“首发经济”、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持。
从布局来看,金融城商圈也在不断落成,新兴商业体将推动天河现代商贸业转型升级。去年年初,集综合交通枢纽设施、社交商业体于一体的金融城广场进行第一次泛光照明测试,目前项目已是完工状态,正处于招商阶段,预计2025年下半年开业,和城轨开通同步。
金融城广场效果图
依托金融城广场,广州国际金融城将新增8万多平方米的“流量要塞”,打造成拥有甲级写字楼、高端商场、高端商务酒店、酒店式品牌公寓,更有岭南风情街和百万级商业空间综合体。此外,金融城最大商业地标广州君超中心将于今年开业,年客流预计超千万人次。
在天河,瞄准全球城市核心高端消费功能的集聚区,世界级综合消费轴心再扩张。
南方+记者 郭苏莹
【作者】 郭苏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