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日讯(记者宋雅静 董家朋 )27日,“2025首届美好生活博览会”(以下简称“好博会”)开幕,展会展区面积达1.5万平方米,为期三天,共设置六大展馆及多种互动板块,吸引超400家企业参展,推动全民消费升级,助力“中国制造”向全球化品牌战略跃升,串联起传统工艺与前沿科技的生活图景。
开幕现场:跨界代表共话 “美好”
开幕仪式现场。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开幕式上,唐山精恒骨质瓷负责人刘芳馨哽咽分享匠人坚守:“我们守的不是生意,是中国骨质瓷的脊梁。” 她 “不要救济要订单” 的呼吁引发共鸣;知蜂堂总经理赵慧以蜜蜂为喻诠释美好:“1.3 亿年进化史的蜜蜂需采集百万朵花酿 500g 蜜,绕地球十一圈得千公斤蜜。它们族群无抱怨内耗,提醒我们专注即美好。” 云南蒙自果润创始人李庚旭则用 AI 技术为山村农户勾勒希望:“让9亿农民走进 AI 时代。”
贵人鸟总裁吕秀兰与新浪财经 CEO 邓庆旭发起“美好生活跑”倡议,呼吁“拒绝数据焦虑”。麻六记创始人汪小菲现身分享创业路,从母亲 30 年前的“阿兰酒家”到国潮定位的麻六记,“最传统即最时尚” 获认可。展会当日恰逢其生日,员工献蛋糕、粉丝送祝福,他笑言 “办公室欢声笑语即美好”。
科技与传统碰撞,解码消费新密码
从代工到创造:美柯森科技的七年攻坚
在消费电子展区,美柯森科技 CEO 王洋中展示的智能取色笔吸引观众 —— 这支能捕捉 1600 万种颜色的工具,承载着中国企业从“制造”到“创造”的蜕变。“过去我们为国外品牌代工数百件产品,利润却不归己。”他坦言,团队投入上千万元跨过技术难关,甚至经历核心部件断供的“至暗时刻”,“但中国制造必须向世界提供有灵魂的产品。”如今,这支取色笔不仅是书写工具,更成为 “中国创新” 的注脚。
科技尖货的场景突破
宇树科技的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格外吸睛。实习记者张鹏宇/摄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与观众握手互动,搭载AI算法实现自主避障;强脑科技智能仿生手助截肢者奏响《大鱼》,23 种手势精准还原生活细节。
二次元展区中,B站Goods 携初音未来等IP周边亮相,任天堂 Switch 2体验区与《王者荣耀》痛车成 Z 世代打卡点。
麻六记的破圈逻辑:从餐饮到零售的国潮实践
作为焦点展商,麻六记酸辣粉销量近 2 亿桶的秘密在于 “小吃主食化” 创新。汪小菲坦言:“首个把粉饼放入快餐桶,让街头小吃成为家庭刚需。” 面对 “千店模式” 争议,他强调:“餐饮核心是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尽管已布局海外,他更看好本土市场:“河南 1 亿人口潜力胜过出海。”
汪小菲接受记者采访。实习记者张鹏宇/摄
谈及国潮趋势,汪小菲以泡泡玛特为例感慨:“28 年前法国难见中国店,如今文化自信席卷全球。” 展位前,金丝牛肉饼等产品供观众无限试吃,“让客人排队” 的朴素愿景,恰是他对 “美好” 的注解。
展会背后:供需桥梁与公益温度
好博会创新“逛玩买”场景:鹰瞳眼底相机免费筛查 55 种眼部风险,华大智造基因检测现场测酒精代谢,台湾凤梨 15 元 / 斤特惠促销。超 300 家采购商对接联合国采购渠道,阿里巴巴等企业为展商牵线。
残疾人文创展台汇聚鱼皮画等手工艺品,打通销售链路助残疾人增收。正如主办方所言,展会是 “科技守护文明、匠心融入生活” 的价值连接器,让中国消费市场的韧性与创新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