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重庆“四招”缓堵促畅显成效 高峰拥堵时长缩短20分钟以上

发布时间:2025-04-25 13:31:00

截至2024年10月底,重庆已有机动车951万辆。面对中心城区日均174.9万辆机动车、1173万人次的出行压力,重庆这座“8D魔幻城市”如何破解交通拥堵难题?

4月25日上午,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扛起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数字赋能·体制创新,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创新实践”新闻发布会。

在发布会上,重庆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总队长陈芃介绍,今年以来,重庆公安交管部门打出数字赋能、精准管控、精细管理、协同共治“组合拳”,高峰交通拥堵指数低于全国超大城市平均水平,拥堵时长平均缩短20分钟以上。

第一招

数字赋能“智”理交通

陈芃介绍,重庆建成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归集公安、交通、气象等14个部门140类200亿条数据,集成交通监测、拥堵分析等90个AI模型,建成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智能管理应用。

该应用覆盖了解放碑商圈、重医附一院等重点区域238个,新南路立交、嘉华大桥等关键道路276条,动态监测解析车流、车速等53类交通体征指标。在今年跨年夜、春晚重庆分会场等重大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流、车流的疏散时间平均缩短30分钟以上。

第二招

精准管控“疏”通路网

在交通管控方面,陈芃表示,重庆综合运用交通信号调控、交通组织优化等措施,科学采取路口、路段、区域“点线面”三级交通管控策略。

比如,针对中心城区,强化对绕城以内、内环以内以及出行最为集中的江北、渝北、两江和渝中“三北一中”三圈管控;针对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支路等重点道路,强化路网协同管控;针对转换立交、易堵节点,强化“近端控流+远端分流”精准管控。

第三招

精细管理“绣”出通途

陈芃表示,重庆持续深化交通管控精细化管理,因地制宜推出了277条绿波带、18处串联掉头、45处车道瘦身、10处潮汐车道、74处可变车道、25处定向车道、124处多车道汇入自适应控制等一系列具有重庆辨识度的交通管控措施,让交通拥堵治理更加高效、更加精准。

比如,南岸区学府大道通行效率大幅度提升,高峰时段拥堵时长减少35分钟左右,车流排队长度缩短400米;洪崖洞景区通过道路改造、停车优化、人车分离、单行组织等多层次、全方位治理,道路通行能力提升30%,切实提升了游客出行体验。

第四招

协同共治“破”解难题

“我们坚持协同共治。主动融入‘大综合一体化’城市治理,通过多跨协同,‘快、准、灵’联动处置事故救援、恶劣天气等路面警情759起。”

陈芃说,聚焦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交通堵乱等问题,重庆公安交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小切口、见效快”的微改造,完成江北区五简路等55处堵乱点、渝北区空港佳园等85个停车乱社区、渝中区大黄路等326条严管路段和沙坪坝区自由村等487处消防通道综合协同治理。

接下来,公安交管部门将聚焦中心城区缓堵促畅攻坚行动,争取年内再完成不少于60处点位和路段的交通优化组织,100处城市交通堵乱点综合治理和90条停车问题突出道路挂牌治理。

上游新闻记者 刘波 王淳 任君

你感兴趣的

《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在深发布!深圳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极

2025-04-250阅读

扛起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重庆“四招”缓堵促畅显成效 高峰拥堵时长缩短20分钟以上

2025-04-250阅读

岫岩:启动城市深度清洁行动 干干净净迎“五一”、贺县庆

2025-04-250阅读

入选国内入境游十大热门城市,昆明等你来

2025-04-240阅读

长春市红旗街(工农大路至万宝街段)正在进行新能源示范路段改造

2025-04-24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