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无论是任何一代王朝,都出现过为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皇帝。
但今天咱们要说的,就是清朝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
他不仅稳定了清朝的统治地位,还开启了康雍乾盛世,也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
当年康熙陵墓被人盗掘,尸首还被泡在刺骨的水中,为何至今没人去清理?
1928年,民国大军阀孙殿英,将慈禧和乾隆的两个陵寝进行了盗掘,挖出的宝贝拉走了20多辆卡车。
但孙殿英并没有就此放手,还打起了康熙皇帝的景陵。
孙殿英对康熙陵墓的挖掘过程中麻烦不断,这才放弃了挖掘,也让康熙陵墓侥幸逃过了一劫。
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当孙殿英率领部队到达康熙陵墓时,被一座巨大并沉重的石门拦住,这些士兵耗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将这座石门打开。
打开的一瞬间,却被地宫内涌出的水堵住了门口,这也导致士兵根本无法进入。
孙殿英为了避免士兵的伤亡,就放弃了康熙陵墓的挖掘。
1945年,一伙在清东陵附近的土匪,打起了康熙陵墓的主意。
当时,康熙陵墓门口的水已经没有了,这伙土匪费了一天一夜的时间,才将这座石门打开。
当众人看到康熙的棺椁时,就打算打开后拿走里面的宝物。
可就在棺椁即将打开时,里面冒出了熊熊大火,吓得这些土匪顿时四处逃窜。
众人等了一天之后,又一次进入景陵地宫,这才将地宫内的财宝洗劫一空。
临走时,他们还将康熙和陪葬妃子的尸首扔到了冰冷的水里,至今都没有被清理过。
1952年,因康熙景陵有一座碑楼发生了火灾,一队考古专家就到景陵地宫内进行勘察。
考古队之前也听说过景陵地宫的传闻,为了考古队的安全,就让三名带枪的队员先进入地宫,也为了探查一下前方是否危险。
因为地宫位于墓道的下侧,考古队只能利用绳子攀爬下去。
当到达景陵地宫时,走在前面的三名队员还算放松,但越往里面地上的水就越多,并且水还冰凉刺骨。
水面逐渐升高,也导致考古队员无法前行。
行进的过程中,考古队员还闻到了一股异味,但就是说不出是什么味道。
当道路无法前行时,队长就让其中一位队员先往回走,然后将下面的情况汇报上去。
周总理当时批示:
原则上不发掘帝王陵墓,景陵已经遭到严重破坏,我们现在的技术不成熟,既然无法保护,那就不要进行破坏了,将景陵的大门封闭。
在我国很多的大型陵墓内,都有众多的稀世珍宝,这些文物不仅价值连城,还是我们探知历史的关键物证。
也许在许多年之后,这一切都会真相大白,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