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是3月20日星期三,阴历的二月十一,这天是二十四节气的春分,也是民间所说的杨公忌日,老人说“三事不做,不惹灾祸”,这指的是哪三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自立春开始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
在季节上的划分,一年春夏秋冬四,三个月一季,每季共六个节气。由此可见,春分正是春季三个月中间的一个节气,正好平分了春季。
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等长,都是12小时,因此称“春分”,古人也称“日夜分”、“阴阳分”。
春分一到,阳光明媚,气温升高。因这天日夜时间等长,又是春季的中间点,所以古人也把春分称为“分春”。古人认为,“分春”是春天平分,阴阳平衡,做事宜随合,也因此留下了一些习俗和讲究。
这是民间的一种俗信,是择日的一种禁忌。据说杨公因说狂话、大话得罪了上天,“杨公忌日”是上苍收了他十三个儿子性命的忌日。
即:农历的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二十九、八月二十七、九月二十五、十月二十三、十一月二十一、十二月十九。因这年是闰七月,所以七月两个忌日,一年下来,杨公的十三个儿子一个没剩。
因此,民间的人们在择日上,对“杨公忌日”也是特别的计较,认为每月都有这不好的一天,所以,多数人在办一些重大事情时,都会避开“杨公忌日”。
今年的春分日适逢杨公忌日,兼于春分与杨公忌日的说法,因此,老人们说这天“三事不做,不惹灾祸”。那么,这里的“三事”指的是什么事呢?
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很多以讹传讹的人和事,本来一点小事,传到最后却成了不可理喻、无中生有的大事,这就是节外生枝、口舌是非。
老人们认为,春分阴阳平衡,不宜做偏激的事,偏激就会导致阴阳失调,从而引来灾祸。恰巧又逢二月十一“杨公忌日”,如节外生枝、以讹传讹,就会惹火上身。
喜事都想图个吉利,这也是我国的纳吉习俗。相信谁也不希望结婚遇到办丧事,一些重大事情都是美好吉祥的开始,春分又有离合与分的意思,加之择日所说的“杨公忌日”,因此,这天喜庆、搬家等一些大事尽量不做。虽然是种俗信,但也免得心里隔应,而影响自己的运势。
老人们认为,“分春”分阴阳,男人属阳、女人属阴,夫妻和合会导致阴阳失调,不利于健康。春分又是杨公忌日,在部分老人看来,夫妻行房也会遭天谴引祸灾,因此,这天夫妻行房之事不做。虽然没多少道理可讲,但既然老人有此一说,还是尽量回避为好。
春分就要到了,希望大家能够尽量保持心里平衡,不争不吵,小事不计较,大事多谨慎,定能一顺百顺,远离灾祸。当然,老人所说的这三事,信与不信也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事,如大家有什么不同的认为,欢迎留言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