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17年至923年长达七年的时间里,后梁与后唐的主力军在黄河下游展开了激烈的会战。后梁军利用黄河天险抗击后唐大军的进攻,以保障后方安全。
朱温像
对于这次旷日持久的攻守战,双方尽遺主力和精锐投入战场,后唐方面的主帅是李存勖,后梁方面初为贺环,继则为王瓒,后易为戴思远,又换上王彦章,不久,梁帝朱友贞听信谗言,用不晓军事的段凝代替王彦章为北面招讨使。923年八月,梁帝朱友贞命将滑州一带的黄河决口,使河水泛滥于曹、濮、郓等州,以阻挡后唐大军西进、南下。黄河决口泛滥成灾,段凝认为唐军无法渡河南下,遂率大军渡河北至顿丘。
李存勖见黄河南岸已是一片汪洋,乃率军屯驻于朝城,与段凝之军相对峙。
李存勖像
是月,后梁右先锋指挥使康延孝率军士百余人跑到后唐营垒中投降。李存勖大喜,解下身上的锦袍玉带赏赐给康延孝,并委任他为南面招讨都指挥使兼领博州刺史。然后,李存勖向他请教攻梁之策。康延孝建议李存勖一面留兵以牵制段凝之军,一面率奇兵避实击虚,趁后梁都城空虚之际一举袭破之,如此,可使梁军主力不战而降。
李存勖召诸将商议战守之计。众将以连年与梁鏖战,师老兵疲,建议李存勖与梁议和,以河为界,休养生息,以图后举。唯独兵部尚书、枢密使郭崇韬主战。郭崇韬是后唐德高望重的老将,其言使李存勖坚定了迁回袭击大梁的信心。李存勖说:“此言正合我意。大丈夫成则为王,败则为房。就这么定了!”
后唐铜钱
司天臣却奏道:“今岁大道不利,深入必无功。”但李存勖袭梁之志已决,不听。
九月二十七日,李存勖令将皇子李继岌和魏国夫人刘氏接来,与他们诀别道:“事之成败,在此一决!若其不济,当聚吾家于魏宫而焚之。”可见,此次奇袭行动,李存勖乃孤注一掷,他已做好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准备。也可知,此次奇袭行动风险极大,李存勖并无必胜的把握。
李存勖与伶人
十月二日,李存勖令宰相豆卢革等率一部兵马守卫魏州,他则亲率大军调头而东,自杨刘一带渡河,然后以天平节度使李嗣源部为先锋,半夜进军,渡过汶河,一战击败梁军王彦章部,斩首数千级,王彦章被俘杀,遂占领中都。
这时,众将都劝李存勖乘势东进,扩展疆域东至于海,然后再与梁军争锋。而康延孝则坚决主张奇袭大梁,李嗣源也请李存勖按既定战略进军,说:“兵贵神速!如今王彦章被擒,段凝未必知道。就算有人去报告,也要需三天时间。如果段凝知道我军将袭大梁,马上回师相救,须渡河而南。数万之众,短时间内难以备齐舟船。这里距大梁很近,前无险阻,我军列成方阵横行,昼夜兼程,两天两夜即可抵达大梁城下。段凝未离黄河,而朱友贞已被我军擒获。延孝之言,极为妥当。请陛下率大军在后,臣愿以千骑为前驱。”
汴州之战
李存勖应允,李嗣源遂率前锋倍道兼行,直捣大梁。梁帝朱友贞得知唐军绕道避开段凝的主力,前来袭取大梁,不禁惊慌失措,与皇亲国戚们聚首痛哭。是时,大梁一带的精兵均调到前线段凝麾下,城中仅有数千守军,无法抵御后唐的数万大军。朱友贞召众臣商议对策,众臣议论纷纷,所言都不合实际。宰相敬翔束手无策,与朱友贞相对而泣。
十月初九,李嗣源的先头部队进抵大梁,马上进攻城门封丘门。在此守城的开封尹王瓒开门投降,唐兵拥进大梁城。在此前一日,朱友贞知大梁难保,已绝望自尽(另说:朱友贞已被手下武将皇甫麟杀害,割下头来,装在匣子里献给唐军)。唐军进城后,敬翔亦自缢而死。后梁百官皆降。李嗣源占领大梁不多时,李存勖的大军也赶到了,李嗣源迎李存勖入城。李存勖喜笑颜开,对李嗣源说:“吾有天下,卿父子之功也,天下与尔共之。”
后唐疆域(930年)
段凝得知唐军迁道乘虚袭击大梁,遂率大军人援,其先锋官杜晏球部至封丘时已是十月十日,后梁末帝朱友贞已死了两天了,后梁百官皆已投降,杜晏球遂降。两天后,段凝率后梁的主力大军抵达封丘门,亦解甲投降。后梁自朱全忠建国,仅历十五年便灭亡了。
李存勖采取避实击虚,迁道灭梁的战术,一战成功,从而结束了与后梁长达数年的拉锯战。一旦之间,使后梁大军不战而降,诚为批亢捣虚、擒贼擒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辉煌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