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涿州名人卢照邻:“悲催”的生平简介

发布时间:2024-07-20 08:04:01   编辑:观海茶楼 

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命运多舛者颇多,有怀才不遇的,有贫困潦倒的,有疾病缠身的,可以说,占据其中任何一个,都是十分悲催了。

但有一个人,却是悲催到了极致!

他将三者全都占据了,最后不堪重负,投水而死,他就是——卢照邻。

卢照邻(生卒年不详),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县(今河北涿州)人,唐朝时期大臣、诗人。他爱好诗歌文学,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为"初唐四杰"。

虽说在“初唐四杰”四人当中没有一个结局是完美的,但比较起来,卢照邻的命运最为悲苦。

卢照邻,出生于礼学世家范阳卢氏,自幼饱读诗书,可称得上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小学霸”。他十岁开始,寻遍名师,曾先后拜曹宪、王义方等人学习经史,博学能文,同是“初唐四杰”的杨炯,曾赞誉他是“人间才杰”。

卢照邻18岁的时候,被唐高祖李渊的第十七子邓王李元裕看中,任命他为“典签”,而且非常器重他。

邓王认为他是司马相如一般的人才,在邓王府工作期间,卢照邻的工作比较清闲。在工作之余,他喜欢去长安四处游览闲逛。

在这闲逛之余,竟然写出了一首千古佳作《长安古意》: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诗中的这两句,被后人化作“只羡鸳鸯不羡仙”,无数次被引用。

可是,同样因为这首诗,他也得罪了人,说他是在讽刺权贵,于是,被人冤枉下了大狱。

幸好有朋友的帮助,他才能出狱。

出狱后,他的生活不但没有迎来人生逆袭,还开始手足残废。

公元665年,31岁的卢照邻获得了新的职务,他被派往益州新都县,也就是今天的四川省成都市附近,担任县尉一职。

新官上任后,他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工作热情,反而,增加了几分抑郁,因为这个官职对于志存高远的他来说,官职太小。

后来,卢照邻任职期满,要到长安参加“典选”。

卢照邻一到长安,就接到了父亲的死讯,他立刻返回家乡,奔丧守孝。

然而,祸不单行,卢照邻处理完家事之后,他的身体出现了问题,患了严重的风疾。为了治疗疾病,他搬到了长安附近的太白山,他开始信奉道教,炼丹治病。

后来,他又拜药王孙思邈为师,但是,却一直没有找到治愈病情的方法。

卢照邻的病情也愈发严重,46岁时,他的师傅药王孙思邈去世了。

于是,万念俱灰的卢照邻为自己修建好坟墓,投水自杀了。

东郊绝此麒麟笔,西山秘此凤凰柯。

死去死去今如此,生兮生兮奈汝何。

作为唐诗开创者之一的卢照邻带着遗憾和伤感,结束了自己悲伤苦困的一生,却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

这位悲催的不能再悲催的诗人,警醒我们后人,生命易去,世事多艰,要懂得惜时勤勉,不堕光阴。

也请你,莫负时光,善待自己。

你感兴趣的

亿诺燃气灶各24小时售后全国客服受理中心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2025-05-06100阅读

长城燃气灶400全国各售后服务热线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2025-05-06100阅读

德力西智能锁用户客服中心实时反馈全+境+到+达

2025-05-06100阅读

四季沐歌智能锁全国统一服务热线-全国24小时服务中心实时反馈全+境+到+达

2025-05-06100阅读

亿利达壁挂炉用户售后客服中心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2025-05-0610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