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放开后,生娃的家庭再次关注起了基本医疗保险及生育保险,再加之今年12个城市将试点生育保险与医保合并政策,将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人民法治网小编邀请法律专家对生育保险有关问题进行解答,让即将孕育宝宝的家庭做到心中有数,各项报销都不要落掉。
生育保险与医保合并
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在怀孕和分娩的妇女劳动者暂时中断劳动时,由国家和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生育津贴和产假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国家或社会对生育的职工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健的社会保险制度。2017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在全国12个城市开展生育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这12个城市分别为,河北省邯郸市、山西省晋中市、辽宁省沈阳市、江苏省泰州市、安徽省合肥市、山东省威海市、河南省郑州市、湖南省岳阳市、广东省珠海市、重庆市、四川省内江市、云南省昆明。
小编从有关部门获悉,与基本医疗保险合并之后,缴费人数也会随之增加,从一个侧面讲也规避了一些企业偷逃税收科目现象的发生,整顿优化了医保秩序。
生育保险报销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小李是昆明人,是此次新政的试点城市,他向小编问道:生育保险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二为一后,报销待遇会降低噢?
不是将“五险一金”变成“四险一金”,只是管理层面进行合并实施,生育保险待遇没有变化。只要满足以下两点要求,就可以报销:其一,用人单位为职工累计缴费满1年以上,并且继续为其缴费;其二,符合国家和省人口与计划生育规定。
小刘辞职后发现原公司没给她上生育险,这该怎么办?
用人单位没有为员工缴纳社保的,员工可以带上劳动合同、工资条等到社保部门要求公司为其补缴以前没有缴纳的社保,现在生育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后,碰到此类现象更好办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建立劳动关系即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劳动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手续。用人单位自行申报后应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人民法治网法律服务部丘训利律师针对以上问题谈道:报销生育医疗费申办首先大前提是属于计划内生育,并在按规定设置的产科、妇科机构生产或者流产(包括自然和人工流产)。其次就是要符合以下情形的生育妇女,均可按规定申请享受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补贴。1.具有本市或非本市户籍的从业妇女,其所在单位已经参加本市城镇社会保险并按规定建立了个人账户的。2.具有本市城镇户籍的失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人员,参加本市城镇社会保险并按规定建立了个人账户的。3.参加本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招用的本市户籍的劳动合同制职工,其所在单位按本市城镇社会保险规定的缴费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并建立个人账户的。4.参加本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具有本市户籍的个体工商户及其帮工,按本市城镇社会保险规定的缴费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并建立个人账户的。丘律师还强调,因为各地细化政策还有些不同,从业妇女一定要在当地了解好相关政策,不要耽误之后的一系列生育报销。
二险合并后更加便捷
生育险和医疗险合并之后,女性员工在生产期间该享受的待遇仍然不会减少,只是医疗报销手段可能会有所改变,基本与医保得报销方式等同。以往,医疗和生育报销不是一套系统,女性员工的住院生产费用一般由社保基金实时结算,但产前检查费用需要等生产之后单独报销结算。两者合并后,产前检查费用应该和普通医疗费用一同报销,一般是每年结算一至两次。
由生育保险支付的生育医疗费用发生在医院,跟医疗保险运营是相似的,合并实施后,过去不同险种分设的经办机构就可以合并减少机构设置。这样不仅可以节省管理经费和成本,报销也会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