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租行为是什么意思(寻租行为和产权制度)

发布时间:2024-05-26 14:24:29   编辑:什么都发不了 

纳什均衡概念作为博弈分析最重要的概念,对于我们研究和理解制度和许多经济社会现象非常重要。一个制度即使对所有人都不好,但如果它是一个纳什均衡,就仍然会持续存在。反之,一个制度即使听起来很好,但如果它不是一个纳什均衡,就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自觉遵守。特别是,如果我们的社会要从囚徒困境中走出来,就必须有办法使每个人选择合作成为一个纳什均衡。这就是为什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梅耶森(Myerson,1999)认为,发现纳什均衡的意义可以和生命科学中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相媲美的原因。

纳什均衡是一个分析工具,本身不包含价值判断。在以后的章节中我们会经常应用这个概念分析各种规章制度和政策。这里我们先举几个例子说明纳什均衡是一个多么有力的分析工具。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股票市场上,很多企业不断地通过配股来实现寻租。这可以理解为经理人给股东设计的一个囚徒困境博弈。设想某企业现在的价值是100元,发行在外的流通股有100股,因此每股的价格是1元(假定股票价格准确反映了企业的真实价值)。现在假定经理要筹集100元钱,但是投资之后价值只有50元。从股东的利益讲,这100元是不应该筹集的,但经理人出于控制权或个人享受的目的有积极性这样做。如果股东很分散,假设有100个股东每人持1股,对经理缺乏约束力。现在经理人做出一个配股决策,1配4,配股价是每股0.25元。这样,如果配股完成,就筹集到100元的资金。问题是,股东愿意接受配股吗?如果某一股东不接受配股,他原本持有的1股在配股之后价值就由原来的1元变为0.3元(即公司总价值150元——原始价值100元加上新增价值50元,除以配股后总股数500股);如果股东接受配股,他持有的份额变成5股,仍为总股本的百分之一,那么,他的股票价值是150元的百分之一,即1.5元。他多花4×0.25=1元的代价,多得到1.2元(=1.5-0.3)的总价值,显然,所有股东都接受配股是一个纳什均衡。经理人如愿以偿,但股东集体损失50元。对全体股东有害的事情之所以能做成,是因为经理人配股方案的设计使得股东陷入囚徒困境。如果配股方案是1∶1,每股1元,股东就不会接受配股,因为不接受配股最多损失0.25元(配股后每股价变成0.75元),接受配股的损失是0.5元。这个例子也说明,企业的配股价比市场价越低,配股越有可能是经理人的寻租行为,而不是出于股东利益的考虑。即使我们假定经理人是大股东,只要他在控制权上的利益大于股权上的利益,这个结论也不会改变。

社会上的很多其他制度也是如此。以社会保险为例,假设职工应得工资为每月1万元,政府扣下1000元作为社会保险金,发给职工9000元。然后,如果该职工参加社会保险,个人交纳1000元保险费,政府配比1000元,合在一起构成个人账户上的保险金,总共就是2000元。但由于社会保险资金管理不善,等到领退休金的时候,政府管理的2000元已经变成1500元。显然,如果1万元工资全额发放,职工最好的选择是不参加保险,自己管好自己的钱。但是现在,由于政府扣下了1000元,某职工若不参加保险,这部分钱就会白白损失;如果参加,自己再交上1000元,还可以拿回来1500元,参加保险还是比不参加保险好。这就是政府给老百姓设计出的囚徒困境博弈,它使每个职工都不得不“自愿”参加社会保险。当然在现实中,当政府管理的保险金不够支付时,通常会用印票子或增加税收的办法补充保险金,而不是减少退休金的办法。但出于这个原因而印票子和征税本身,也不过是政府设计的一个囚徒困境博弈。

前面两个例子是企业经理人和政府如何通过制度设计使股东和老百姓陷入囚徒困境博弈。这当然是不幸的事情。幸运的是,社会也可以通过所有权的配置与等级结构的设计走出合作中的囚徒困境。考虑图2-13所示的团队生产的囚徒困境问题。


图2-13 团队生产的囚徒困境博弈

在这个例子中,如果甲、乙两个人都选择努力工作,各得6的支付,是帕累托最优的。但由于囚徒困境问题,每个人的占优战略都是偷懒,所以,这个博弈的纳什均衡是两个人都偷懒,结果每个人只能得2。如何解决团队生产中的偷懒问题?1972年,两位美国经济学家,阿尔钦和德姆塞茨(Alchian and Demsetz,1972)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一文,提出了解决方案:使其中一人成为所有者,另一人变成雇员,让前者监督后者。具体来说,原本这个组织的参与者甲和乙是平等的成员,所以大家都会偷懒。现在假设对所有权进行调整,甲来监督乙,并根据乙的表现对其实施奖惩。如果乙不偷懒,将得到6的效用;如果乙偷懒,只能得到4的效用。那么乙会有激励努力工作。这时,伴随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甲为什么有积极性监督乙呢?也就是说,谁来监督监督者?很简单,就是使甲成为这个企业的所有者,乙创造的剩余价值属于甲。这样,如果甲和乙都努力工作,每人得到6;如果乙工作,甲偷懒,甲只能得到2;如果乙偷懒,但甲疏于监督,甲也只能得到2(如图2-14所示)。这样,甲和乙都有积极性努力工作。在这个意义上说,所有权解决了团队生产中的囚徒困境问题。


图2-14 所有权解决囚徒困境

你感兴趣的

帝百佳防盗门全国维修服务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2025-04-29100阅读

赋圣防盗门售后服务号码—全国统一客服热线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2025-04-29100阅读

约克空调服务24小时热线-各区售后统一服务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2025-04-29100阅读

贵度燃气灶售后故障维修客服服务热线是多少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2025-04-29100阅读

港华紫荆热水器24小时售后服务维修点号码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2025-04-2910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