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若构成立功和重大立功,依据犯罪情节和其他综合因素,在量刑上可以从轻处罚,甚至可以达到在基础量刑上减档处罚或免除处罚。
一、一般立功vs重大立功
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都是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为争取减轻量刑,向公检法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或提供犯罪线索,阻止他人的犯罪活动,或协助司法机关抓捕的其他犯罪嫌疑人的行为。
立功必须是犯罪行为人本人实施的行为,若有亲友代为向有关机关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的,不能被认定为其本人的立功表现。
而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区别在于,检举的其他犯罪行为或提供的线索,是否是属于依法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刑罚。
举个例子:
若犯罪行为人掌握他人已故意杀害多名无辜公众的事实,并依法向司法机关检举经查证属实,或协助司法机关抓捕的该犯罪嫌疑人的,就应当认定为有重大立功表现,而非一般立功。
二、立功对于刑期的影响
一旦被司法机关认定具有立功情节,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结合立功表现所起作用的大小、所破获案件的罪行轻重、所抓获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的法定刑以及立功的时机等具体情节,依法决定量刑的幅度。
一般来讲,若构成一般立功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举个例子:
若实施的行为的基准刑在10年,那么构成一般立功的最多可以减少至8年;
若构成重大立功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50%;若犯罪较轻的,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若实施的行为的基准刑在10年,那么构成重大立功的量刑可以减少至5-8年,甚至可以达到定罪免除的程度。
三、写在最后
从司法实践来看,很多当事人很多时候并不知道什么是立功,不知道怎样将立功情节以合法合理的方式告知司法机关,最终导致自己的合法权益受损。
如果专业且负责的刑事辩护律师能够尽早介入案件,可以帮助当事人发掘立功细节,将立功情节以最合理最合规妥当的方式告知司法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