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三千年来,斯多葛学派一直是最受欢迎的哲学学派之一。
从创始人芝诺到现代,不断有一个又一个的牛人在践行着斯多葛哲学,比如我们熟悉的巴内斯、塞内卡、西塞罗、马可·奥勒留等等,即使到了现代,像阿德勒的生活哲学里依然有它的影子。
作为一个斯多葛学派的践行者,我自己就是从阿德勒开始,一步步了解斯多葛哲学,并爱上它带给我的生活意义和治愈作用。
斯多葛主义的核心,就是去积极改变能够改变的,并接受那些无法改变的。
如果只是第一句,那么就是绝对的颠覆,如果只是第二句,那么就是容易犬儒,处于中间状态的斯多葛反而拥有了足够的兼容性。
它适用于各种身份,各种处境的人,它不需要你抛弃现有的一切,也不需要颠覆自己的生活,它只需要你经常反思。
而反思,恰恰是这种古老的哲学流派能够进入现代社会的最佳理由。
反思的第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面对问题——在这个多变的现代社会里,我们如何寻求安宁。
在这个焦虑横行,到处都是精神内耗、社恐、失眠的现代社会下,得到治愈并寻求内心的安宁成为了我们最大的内心诉求。
这些年,我自己收获良多,比如情绪稳定,比如超级乐观,比如从不抱怨,比如鸡汤达人。
不过哲学是哲学,它是抽象的理论,而生活是生活,它是具体而细节的。
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斯多葛主义呢?这里分享我自己最喜欢的三个方法——消极想象、二分法、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斯多葛哲学认为,人类贪得无厌,而且总在担心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
贪得无厌的背后就是欲望,各类哲学体系的命题里,都逃不开的就是如何面对欲望。
斯多葛哲学面对欲望的办法,斯多葛哲学给的就是消极想象。
欲望,会让我们一次又一次沉迷于追求、满足、索然无味、继续追求的循环中,既然如此,为什么不阻断这种循环呢?
阻断的办法,那就是一旦产生这个欲望,你就去消极想象这件事的最坏结果。
为什么在急诊室和殡仪馆里多待一会,就能大大提升幸福感?就是这个道理,一旦意识到了最坏的结果以后,平常的生活也会变得幸福快乐。
而对于我们来说,除了可以经常想象自己人生的最坏可能以外,每一件事都可以做一次反思和想象。
一旦你预设了最坏的结果,那么一切都可以是最好的遇见,到处都是惊喜。
这就是乐观主义的底层逻辑——只要预设悲观,那么一切都会变得乐观起来。
第二个是控制的二分法,这是斯多葛学派最为人所知的理念了,控制你能控制的,接纳你不能控制的。
这个控制二分法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既然欲望无处不在,那就尽量转一下一下,多把欲望转移到那些你更有掌控感的地方,这样就可以减少甚至消除那些“不满足”带来的负面情绪。
换句话说,就是做你了解的事,熟悉的事,不去碰那些不确定性很高的事情。
生活中有太多事情不受我们掌控,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把有限的精力放在能够掌控的事情上,并为之付诸行动,这才是有意义,并且能有结果的。
那如果是一些你逃避不了的事情呢?既然不确定性无法避免,那就来到了第二层——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人生有太多事情的结果有巨大不确定性,命运和意外主导着这一切。
既然如此,我们就把掌控感放在过程上,去过程里寻找意义,寻找付出努力的理由,也就是我们说的因上努力。
至于结果,那就随缘,甚至我们可以用消极想象做好最差的准备,有了心里预设以后,一切结果,都将成为最好的遇见,最美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