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第》诗事

发布时间:2024-08-14 11:32:21   编辑:梧桐雨声 

《登第》原诗是:

昔曰龌龊不足嗟,皇恩旷荡恩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人作诗,同他自身的经历密切相关,孟郊经历过令人难以想象的穷蹙:家徒四壁,政治失意,累次落第,战乱疮痍等,都给诗人的心灵上留下了创伤。他一腔孤愤,大声疾呼“恶诗 皆得官,好诗空抱山”。他把自己落第失意的忧思比做屈原:“遂试伯鸾去,还作灵均行”;为自己的才智顽强地抱屈:“离娄且不明,子野且不聪,至宝非眼别,至音非耳通”。

四十六岁那年,孟郊已是三度来京师应考,出乎意外竟考中了,因而写下了这首《登第》诗。他第一次落第,忌俗伤时,激愤地写下了《下第》:“雕鸮失势病,鹩假翼翔,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再度落第时写下“两度长安陌,空将泪看花”,只有沉痛的眼泪了。时间销铄着诗人早年的理想,时间也蓄积着诗人心里的忧郁。

四十六岁的应考是母亲裴氏的主意,母亲见儿子潦倒半生,劝他来应考中试借以慰籍落寞心情,只是出于勉强的心情,并不是缘于功名欲望的驱使。孟郊眷眷于母爱,他的《游子吟》以“寸草”、“春晖”的深挚情怀,打动过无数人的心。但是儿子阅历社会的心灵创伤,是难以弥合的。所以“一日看尽长安花”,只是一种恣意的报复,是借欢乐而表现得泄愤之辞;“昔曰龌龊不足嗟”,是诗人对卑微生活的公开肯定;“皇恩旷荡恩无涯”含意深婉,半生岁月,何曾有恩呢?更不要说“无涯”了。“一日看尽长安花”指御赐看花上林苑,“看尽”是诗人积郁的愤泄,也有看透之意。

孟郊孤峭。他不随俗浮沉,与时俯仰,所有权贵不容,虽然他的诗名业已大播,可是到处都不愿用他。因此封建社会把人生最失意的一切都给了他:落第、饥饿、寒冻、病疾、穷蹙、失子、流离。从诗人个人来说,是不幸的,但是由此也使他经历了底层人民的生活,造就了他苦涩的歌声……

你感兴趣的

日立(HITACHI)空调用户客服中心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2025-05-02100阅读

金钻热水器24小时售后全国客服受理中心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2025-05-02100阅读

海达指纹锁用户客服中心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2025-05-02100阅读

家用壁挂炉维修服务中心|全天24小时服务热线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2025-05-02100阅读

景秀姜山保险柜售后号码多少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2025-05-0210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