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
对于企业家而言,对“三会一层”已是再熟悉不过。
但是要说它有什么用,好像也没什么用;要说没什么用,好像也有用过。
实际中,“三会一层”被置诸高阁也是常态。
今天聊聊有限责任公司与“三会一层”。
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需要向工商部门提交所需的设立登记材料。
其中,在公司主要人员备案中,至少需要备案一位执行董事、一位经理、一位监事。
从法律规定的角度看,公司自设立就形成了股东会、执行董事、经理、监事的组织格局。
股东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执行董事负责执行,经理负责日常经营,监事负责监督执行董事和经理忠实勤勉履职。
这也形成了有限责任公司的初级公司治理结构。
但是,在工商登记引导下形成的这一权责分配模式,在完成工商登记之后,基本就被替代了。
有不少法律人都在思考、反问:为什么我们的公司治理只能停留在档案袋里?结论丰富多彩。
从现实状况来看,不实际使用这一套规则,也不阻碍公司运营。
在有限责任公司中,多数是熟人创业,公司大小事项要不是一个人说了算,要不家族一商量就能解决。
我们甚至可以说,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需要搞一套“三会一层”。
但即便如此,公司设立登记制度再怎么修改,也不会实质取消设置“三会一层”的要求。
最终,就形成一个普遍状况:
每一家公司的档案里都有一套“三会一层”制度;大多数公司实际中都有一套自己的模式,自成体系。
首先,有用。
我们可以看到,“三会一层”的设置有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划分了不同的身份,进而产生不同的职权。
设置的初衷是在什么位置上,做什么样的事情,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尤其是在《公司法》的规定中,在“三会一层”权责利分配上,基本做到了闭环。
比如,公司的高管,违法开展同业竞争,就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而公司监事开展同业竞争,就无需承担侵权责任。
如果没有这一机制,就理不清谁是谁、这件事能不能做、谁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所以,它的有用性在于:划定权利边界,分配不同责任。
首先,尽量做到公司重点职位的任职情况与工商备案的任职情况保持一致。
尤其是在和不太熟的合伙人共同创业开公司的情形中,包括合伙人拉来的合伙人、准备加入的纯粹投资方等。
在人际关系较弱的合伙中,一旦产生分歧,也只能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定纷止争。如先前的规则都理不清说不明,则容易陷入僵局。
其次,要做到闭环。
每一家公司的业务性质不同,都有自己的特点,一家公司需要多少董事、高管,要把哪个岗位定义为高级管理人岗位也不尽相同。
如果仅仅按照登记时的模板填写一下交上去,可能还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这就需要根据公司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职位任免文件,并动态调整。
第三,重视公司章程。
我们讲了很多关于公司章程的问题,尤其是在股东权利方面。
同样,在公司治理和管理方面,公司章程也尤为重要。
比如,公司法没有直接规定监事有竞业禁止的义务,但是如果你的公司性质也需要禁止监事竞业,则需要在章程中另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