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42通用机枪是二战时期德军普遍装备的一款机枪,其性能出色火力凶猛,为纳粹德国立下汗马功劳。
MG42通用机枪全枪长1.22米,重11.57千克,发射7.92×57毛瑟步枪弹,射速每分钟1200发,装上三角架可以达到惊人的每分钟1500发,有效射程1000米。
除了让人胆寒的死亡射速,MG42的制造成本也是低的可怕,其大量采用冲压工艺,省工省料重量还特别轻,造价仅100美元,同时期的英国布伦轻机枪是180美元,美国的勃朗宁1918轻机枪需要319美元,勃朗宁m1919重机枪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17美元。
性能如此出色,造价却是最低的,MG42机枪在二战时期碾压所有交战国的机枪,但令人疑惑的是这么好的机枪为什么别的国家不仿造呢?
第一,生产的技术门槛高。
首先,一件武器的结构简单并不代表制造很简单,MG42采用冲压工艺制造,其制造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门槛,在二战时期能够大规模运用冲压工艺制造武器的国家屈指可数,日本造武器能省则省,可就是没有采用冲压工艺,主要还是技术不到位。而美英从始至终都没有用冲压工艺制造机枪,只是生产过结构简单的冲锋枪。
第二,换装的成本太高。
一挺机枪可能不贵,但是要给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军队换装新机枪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你能想象当时世界第一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士兵用的步枪还是一战时期的李恩菲尔德吗?越是小的武器它的基数就越大,一个十人的步兵班就需要一挺轻机枪,动辄几百万的军队需要多少挺轻机枪?这可不是哪个国家都能生产出来的,就算工业生产能力第一的美国二战时期用的轻机枪依然是一战时期的勃朗宁m1918。
可有人要问了为什么德国能换得起呢?一方面德国工业制造能力世界一流,有单挑世界的能力,另一方面德国是直接生产,不是换装,《凡尔赛和约》解除了德国的武装,常备军只有10万人,后来扩充的军队并没有武器,不存在前期巨额投入。
第三,机枪手的训练时间来不及。
虽然机枪都是打连发,可以具体到每一款机枪都有其不同的特点,不是谁都能当机枪手的,一名合格的机枪手可以用最合适的射击手速压制住敌人,不是直接撸就完了,MG42通用机枪高达每分钟1200发的射速不是一般机枪手能够驾驭的,需要很长时间的严格训练才能胜任。
从原来的机枪忽然转化成MG42通用机枪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而这个时期是来不及的,就像日本丢失制空权并不是飞机造不出来,而是飞行员都打没了,培养合适的操作人员远比生产合格的武器困难的多。
结尾
MG42通用机枪是二战最厉害的机枪,和它交过手的美、英、苏都深有体会,只可惜它成了纳粹侵略的帮凶,没有机会战在胜利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