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年龄,民事责任年龄,你学懂了吗?

发布时间:2024-02-09 06:10:33   编辑:试剑亭 

刑事责任年龄: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已满 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

民事责任年龄:《民法通则》 第十一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众所周知,我国把行为人的责任年龄分为民事责任年龄与刑事责任年龄,这两者在法律上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只是很多人对他们的区别都不是特别的清楚,为此试剑亭在下文介绍民事责任年龄与刑事责任年龄的区别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国关于民事责任年龄与刑事责任年龄的区别主要是体现在承担责任的年龄不同。

我国《民法》第十一条规定: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二条: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我国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按照我国刑法典第17条的规定,不满14周岁,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一般地说,不满14周岁的人尚处于幼年时期,还不具备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不具备责任能力。因此法律规定,对不满14周岁的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概不追究刑事责任;但必要时可依法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也可视需要对接近14周岁,如12~13周岁的人由政府收容教养。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按照我国刑法典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也称相对无刑事责任阶段。达到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辨别大是大非和控制自己重大行为的能力,即对某些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备一定的辨认和控制能力。因此,法律要求他们对自己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负刑事责任。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按照我国刑法典第17条第1款的明文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进入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由于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体力和智力已有相当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社会知识,是非观念和法制观念的增长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一般已能够根据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因而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我国刑法认定已满16周岁的人可以构成刑法中所有的犯罪,要求他们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一切危害行为负担刑事责任。


你感兴趣的

东湖评论:成风化雨 铸就安全“利剑”

2025-04-160阅读

扬子空调售后服务号码24小时 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2025-04-15100阅读

天加中央空调客户服务号码24小时服务热线 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2025-04-15100阅读

一村空调全国各市售后热线号码 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2025-04-15100阅读

松下空调全国统一售后24小时受理客服中心‌ 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2025-04-1510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