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出生地】浙江绍兴人
【原名】周樟寿
【学名】周树人
【笔名】鲁迅,在发表《狂人日记》的时候开始使用
【思想特点】是中国20世纪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丰富复杂、博大精深。
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他的文学创作最先显示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实绩,而且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1,进化论
摒弃“弱肉强食”等消极因素,汲取注重生存斗争、社会不断进步等积极因素。
2,个性主义思想
呼唤精神界战士、主张与阻碍进步的庸众作战,推进整个民族的进步。
3,改造国民性问题的见解
撕下好看的假面具,引起疗救的注意。
第一部小说集《呐喊》
1,是短篇小说集,1918到1922年写的14篇小说。
2,书名指的是鲁迅受到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勇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3,鲁迅把这个时候的创作称为“遵命文学”。
4,这14篇小说分别是:《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药》、《故乡》、《社戏》、《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
第二部小说集《彷徨》
1,是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1924到1925年写的11篇小说。
2,五四时期新文化阵营分裂,鲁迅独立面对困境,成了游勇,作品流露出寂寞和彷徨之感。
3,继承了《呐喊》反封建的精神,着重探索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艺术上更加成熟。
4,这11篇小说分别是:《幸福的家庭》、《在酒楼上》、《离婚》、《孤独者》、《示众》、《肥皂》、《长明灯》、《祝福》、《高老夫子》、《弟兄》、《伤逝》。
《呐喊》和《彷徨》的特点
1,具有鲜明丰富的反封建思想内涵。
2,写的是对农民、妇女、知识分子形象与命运的表现,揭露了国民的弱点,批判了国民性,目的在于“揭露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3,一方面大胆借鉴了西洋小说的表现手法,另一方面又融合了中国传统小说的长处,从而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开创和奠定了中国新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
4,真实反应了农民在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展现了封建半封建农村的落后和闭塞的典型环境,通过对农民性格中的愚弱、麻木和落后的批判,导向对造成这种性格的社会根源的揭露和批判。
5,鲁迅的农民题材小说,说明中国必须有一场深刻而广泛的思想革命,主要任务就是清除以农民为中心的广大社会群众中根深蒂固的封建势力的影响。
6,鲁迅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说明一方面肯定他们的历史进步,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他们的精神痛苦和自身的精神危机。
7,在塑造人物上,鲁迅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办法,注重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注重把人物摆在一定的环境中加以表现,常常通过眼睛来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有权威统治者的形象,有封建卫道士的形象,有社会群体形象,有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形象,有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
小说《狂人日记》
1,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第一人称的主人公独语自白的叙述方式。
2,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是“五四”新文学的一篇总序,体现了文学上的彻底反封建的总体倾向。
3,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从问世起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4,通过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揭露了从社会到家庭的”吃人“现象,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
5,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揭露与批判上多层次展开的。
6,表现了强烈的反抗和变革的精神。
7,在艺术表现上,冲破了传统手法,大胆采用了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通过“狂人”这个特殊的艺术形象来实现。
8,狂人病态心理的描写,塑造的形象是用现实主义方法。
9,反对肉体上吃人,上升到揭露“礼教吃人”,是用象征主义来实现的。
小说《阿Q正传》
1,主人公是一个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又是一个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
2,主人公的不觉悟,更突出地表现在他对“革命”的幼稚、糊涂、错误的态度和认识上。
3,主人公思想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精神胜利法。
4,实际上主人公常常遭受到挫折和屈辱,而精神上却永远优胜,总能得意而满足,所凭借的就是这种可悲的“精神胜利法”。
5,本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上的一个杰出成就。
6,鲁迅把探索中国农民问题和考察中国革命问题联系在一起,通过对主人公的遭遇和革命的描写,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之所以归于失败的历史教训,暗示了辛亥革命更深刻的悲剧是革命没有真正唤醒民众。
7,本作品要告诉人们的是:中国迫切需要真正的革命,而要使革命获得胜利,首先需要有真的革命者和觉醒的人民。
8,本作品画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民的弱点,达到了“揭露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效果。
9,本作品的“阿Q精神”作为一种历史和社会的病状,将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存在,使人们窥测到这种精神的“病容”而时时刻刻警戒。
10,本作品可笑的行径背后隐藏着悲剧,这种形喜实悲的悲喜剧色彩,正是作品产生巨大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部小说集《故事新编》
1,这是一部神话、传说以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
2,有8篇历史小说组成,分别是:《补天》、《奔月》、《铸剑》、《非攻》、《起死》、《采薇》、《出关》、《理水》。
3,神话小说主要是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的创作精神和复仇精神。
4,依据古籍,融纳现代,在历史故事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和改造,将古人写活,达到古今交融的艺术效果。
5,运用“油滑”手段,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身上,赋予现代化的细节,达到“借古讽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