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家家户户都有的斗笠和蓑衣,那是几代农家人难已割舍的记忆

发布时间:2024-08-09 11:33:02   编辑:农家光头叔 

说起斗笠,估计现在好多年轻人或许有隔世的陌生感,但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的乡村,像斗笠、蓑衣这类雨具,因其经济、实用,是家家户户都常备的。记得自己小时候,随大人雨天外出生垂钓,就是一身蓑衣、斗笠,穿着虽然笨重,但是,防雨遮风,经济实用。

但是,随着雨衣、雨伞的普及, 斗笠、蓑衣这类原始手工编织的雨具,已慢慢从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具中消失了。现在的年轻要想了解这些原始雨具,只有从古诗文中去找寻感受了。

在一些古装电影里,蓑衣引申出了大侠的意象,似乎成了大侠的一种道具或者伪装。在水气氤氲、烟雨朦胧的竹林里,穿着蓑衣的大侠在绿色的竹林里匆忙赶路,偶尔使用一下技艺高超的轻功,便能看见蓑衣在天上飞。天明明不下雨,一个穿着蓑衣的普通人,其实是武功高超的大侠。他行走江湖,隐藏自己的身份,用蓑衣把自己装扮成一个渔夫或者干活的人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诗有名吧。写成白话文就是,天正在下着雨雪,江河中飘浮着一只小船,船上有一个老者身穿蓑衣,头戴斗笠,正在独自钓鱼。蓑衣与斗笠是农人用来穿戴避雨的衣服与帽子,上世纪六十年代前,这几乎是耕耘的农民必备用品。后来,塑料制成的薄膜大量地被使用,制成了连着帽子的雨衣,蓑衣就渐渐淘汰了。

蓑衣,用棕丝编织成的,厚厚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用以遮雨的雨具。也有用草制作。用料主要是就地取村。中国南方多用棕毛、蓑草,也有用稻。

蓑笠是农耕文明的缩影,记录了人类前行的足迹。它类似于21世纪的雨衣,不过更环保,有古色古香的韵味。蓑衣具备挡风、遮雨、保暖及灵活操使的功能,如外出狩猎过夜时,可用作睡垫,既温软舒适,又防潮防湿,穿着蓑衣,头枕斗笠,可躺在田间地头歇息;编织蓑衣的棕榈所散发的气味,会使小爬虫和蛇都不愿靠近,故可避蛇驱虫 。塑料未普及时,农民种田缺少不了蓑衣。为了不误农时,即使倾盆大雨农人也要在田间劳作,蓑衣起了重大作用 。

蓑衣外形和功能所体现的编结设计思维,成为体现中国南方农耕社会中,极具地域特色生活方式的重要物证,成为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有机器具,并延伸出独特的附丽价值 。

你感兴趣的

德地氏锅炉全国统一服务热线-全国24小时服务中心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2025-05-04100阅读

泉润德保险柜全国维修服务号码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2025-05-04100阅读

日立(HITACHI)空调全国各市售后服务点热线号码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2025-05-04100阅读

西门子空调客服人工号码(全国统一)400客服热线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2025-05-04100阅读

龙舟热水器维修服务中心|全天24小时服务热线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2025-05-0410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