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二,亦称为春耕节、龙头节或青龙节,传说中的龙将在这日被春雷惊醒,伸展腾挪,象征着大自然的生机勃发。
龙,象征着吉祥,掌管着雨水,其抬头降雨,为春天的甘霖带来生命力,也寓意着风调雨顺、运势亨通。
在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除了传统的理发习俗,美食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下这6种“传统龙食”,吃了纳祥转运,一年都有好运来!
1.龙须面,“扶龙须”
长长的面条,象征健康长寿,一年四季好运连连。龙须面需细长如丝,才能称得上名字。超市现成的龙须面,也是不错的选择。
扁豆焖面的做法:
材料:扁豆、五花肉、龙须面、黄酒、酱油、葱片、姜片、盐、蒜末和麻油。
①将扁豆洗净后撕去两边的纤维,并掰成3-4公分的长段;
②在炒锅中倒入少许底油,油温四五成热时放入葱姜片炝锅,放入五花肉片快速翻炒;
③待肉变色后,倒入黄酒和酱油煸炒一下,然后放入扁豆,倒入刚刚没过扁豆的清水;
④锅开后留一些底汤,将剩余汤汁倒入一只小碗备用。把面平摊在扁豆上,盖锅盖转小火焖10-15分钟(每隔两分钟将小碗中的汤汁倒入锅中一些)。
⑤出锅前把用麻油和盐腌过的蒜粒放入,拌匀即可。
2.猪头肉,“抬龙头”
在龙抬头的日子里食用猪头肉,寓意着一年的好运和吉祥。现在各大超市、菜场的熟食店、卤味店里,猪头肉肯定畅销,当然,也可以选择在家做。
如何挑选优质的卤猪脸?
①看,表面干爽、颜色红润;
②摸,有弹性,如果特别硬、弹性小,证明煮时火候没达到;
③闻:香气十足的猪脸即可。
3.吃猪肉,“食龙肉”
所谓的龙肉,其实就是我们常见的猪肉。古代汉族人将猪视为圣洁之物,称之为龙。至于猪肉的做法就有很多种了,大家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口味制作。
4.吃饺子,“食龙耳”
饺子,因形似耳朵而得名“娇耳”,也因其形状类似元宝,寓意着财运亨通。在二月二这天,自然少不了一盘寓意吉祥的“龙耳”饺子。
今天,我们尝试一种新的馅料——茼蒿馅。
茼蒿馅饺子的做法:
材料:茼蒿、面粉、肉馅、芝麻、盐、生抽、五香粉和油。
①将加入面粉中,慢慢倒入温水,边倒边搅拌,揉成面团后醒一会儿;
②茼蒿洗净剁碎,放在盆里,加入芝麻、五香粉、耗油、盐、调料和食用油搅匀;
③醒好的面团分多次搓成条,切成饺子剂子,擀成饺子皮,放入馅料,捏紧口。
④锅中水烧开后,下入饺子。开锅后,点入凉水,重复三次,直到饺子浮起即熟。
5.蒸懒龙,“去懒气”
懒龙,又称肉龙,是老北京的传统美食。因其形似龙而得名,在龙抬头的日子里,几乎每家每户都会蒸制懒龙。
做法十分简单,将发好的面团擀成薄片均匀抹上一层肉馅,卷起来、收好口,上锅蒸熟。吃的时候,切成一条一条的。简单易做,适合面食初学者,比包子更加简便。
6.吃米饭,“吃龙子”
米饭,因其粒粒分明,形似龙子,故在龙抬头的日子里,许多地方都有食用米饭的习俗,寓意着子孙满堂,好运福气绵绵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