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释义】皮如果不存在了,毛了依附在哪里呢?失去了根本,没有了基础,附着在根本上和基础上的一切东西也不可能存在。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春秋时期,晋国公子夷吾是晋献公的第三个儿子。当时,因晋献公立了宠妃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夷吾为了逃避骊姬的迫害,出逃到了梁地(今陕西韩城南)。公元前651年,晋献公死后,大夫里克杀了奚齐。夷吾以割让晋河西八城为约,让秦国发兵护送他入晋即位,即后来的晋惠公。他继位后,立即以弑主的名义诛杀了大夫里克及其余党。又背弃约定,不给秦国应许的城池。
僖公十三年,晋国又发生了饥荒,到秦国请求购买粮食,秦穆公虽然对晋国的违约行为十分生气,但还是给晋国周济了粮食。秦国装粮的船首尾相连,开往晋国,史称“泛舟之役”。可到了次年冬天,秦国遇到饥荒,派使者去向晋国购买粮食时,晋惠公却不答应。大夫庆郑说:“背弃别人的恩惠就会失去亲近你的人;别人的受难却幸灾乐祸是不仁爱;贪图财物不给别人就不吉祥;使邻国愤怒就是不道义。这四种德行都丢失了,还用什么来守卫国家呢?”大臣虢射却说:“皮如果不存在了,毛了依附在哪里呢(皮之不存,毛将安傅)?以前我们都没有报答秦国的恩情,已经惹怒了它,这次报答又有什么用呢?现在给他们粮食,也不会减轻秦国对我们的怨恨,只会增加敌人的实力,不如不给。”晋惠公很认同他的观点。庆郑退下来后,长叹一声:“君王一定会为此后悔的。”
果然,晋国的行径将秦穆公彻底激怒了。次年九月,秦、晋暴发韩原(今山西河津、万荣间)之战,晋国大败,晋惠公也被俘了。幸亏其姊穆姬(秦穆公夫人)的斡旋,才得免一死。十一月,在答应送儿子入秦为人质,并且割让河西八城后,他才被秦放归,不久就病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