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编三绝的意思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06-06 18:36:06   编辑:小棠啊棠 

传说孔子晚年研究起了《周易》,而且非常痴迷,因为翻阅《周易》次数太多,以至于“韦编”断了三次。因此衍生出了一个成语——“韦编三绝”。

什么是“韦编”呢?

大概从周代起,人们开始用竹片作为文字的载体。这种载体使阅读方便了很多,而且竹片的形状可以削得比较规则,连在一起之后还可以卷起来,看上去也像个书的样子了。因此中国最早称得上图书的便是这种竹简图书。

竹简图书是将竹子劈成一片一片之后连在一起制成的。一根竹片称为“简”,多根“简”用绳子编起来,变成“册”。“册”是个象形字,表示竹片串起来的样子,同时也称作“编”或“篇”,其中用丝绳将“简”编起来的叫“丝编”用皮绳编的叫“韦编”。编好的图书再卷起来变成为一卷,文章长了则可以多分几卷,至今卷篇册这些说法还是形容图书的量词,而现在许多与书有关的字都有竹字头,比如书籍的籍,户口簿的簿等

这种竹简图书的容量非常小。一般而言,片简上都只能竖写一行字,一卷竹简正反两面写,也就几百字。

据说秦始皇完成全国统一大业后,每天要看100多斤重的竹简文书。西汉时的文学家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奏章,用了将近3000枚竹简,只好找人吃力地抬进宫去。由此可见,古人所说的“读万卷书”,听起来挺吓人,实际上现代的许多喜欢阅读的人可能就已经做到了。

你感兴趣的

梅派指纹锁全国24小时售后维修服务客服热线

2025-07-06100阅读

登舰参观,霍震霆、霍启刚、郭晶晶都来了!

2025-07-060阅读

沉寂十年世界纪录被打破!国产机器狗突破10米/秒

2025-07-060阅读

国内首部垂钓电影《钓王》湛江开机

2025-07-060阅读

微信重大更新!网友:聊天记录终于有救了!

2025-07-060阅读